You are here

銀行IT集成市場悄然洗牌 - 中國報導 出处:金融时报 作者:季垠驰

隨着國内銀行體系的日益開放和監管要求的日益加强,我國銀行信息體系的内部建設和外部技術服務市場也在經歷着巨大的轉變。經過2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銀行IT部門及各業務部門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知識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積累和提高,技術技能、IT治理能力、應用開發能力及運營維護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除了某些很專業的局部技術概念和工具以外,十幾年前集成商曾經擁有的知識優勢已經蕩然無存了,而高端的戰略規劃和管理諮詢又基本掌握在國際諮詢公司和國際一流廠商手中。需求熱點轉移、買賣難做和利潤下滑這些現象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而且越來越明顯。這昭示人們,并不是一時的市場景氣問題,銀行IT集成市場正在重新洗牌。
  集成市場的遊戲規則正在向着以客户為中心的大方向轉變。銀行更加注重投資價值的回歸和服務的連續性,成熟的集成商開始轉變“賣概念、賣産品、賣技術”的慣性思維,按照客户的要求,共同探討適用的技術和産品,努力在價值和服務兩方面建立新的市場關系。集成商對銀行的責任首先是價值———系統上綫産生的價值;其次是服務,連續地服務于客户價值的創造。這與以往集成商只關注價格和技術有着根本的不同。由于銀行的經營機制、管理文化、業務規模、人才配備、IT基礎等若干方面的不同,客觀上存在不同的需求層次,集成商需要有明確的認識。現在,市場的趨勢是集成商與客户一道,按照銀行業務發展的現狀和長遠規劃,充分考慮相應的業務流程再造和管理體制變化需要,重新進行産品定位、技術定位、服務定位,并給出相應的投資和效益預算,建立相互信任、相互認同的長期合作關系。
  需求的熱點開始由核心向外圍轉移,需求的重心開始由效率向效益轉移。2006年底,我國銀行業全面對外開放的大限將至,來自外資銀行的壓力迫使國内銀行開始大規模尋找能幫助其業務創新的IT公司,希望通過銀行外圍系統,拓展新的金融增值業務,改變利潤構成,尋找新的利潤源。自2004年開始,集成市場需求的熱點由核心向外圍擴散,具有本地特色的中間業務系統、渠道整合系統、大前置系統等,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成為市場新的熱點。由于熱點的擴散,許多經營特色明顯、定位明確、擁有核心産品的中小集成公司獲得新的商機。與上一次數據大集中所帶來的熱點集中不同,這一次帶來的是集成市場的逐漸細分和專業化。熱點的分散、客户的差別、需求的多樣,使得金融集成市場格局更為復雜,傳統的以銀行規模進行區分的所謂大、中、小客户群的概念日漸模糊。有人將金融系統集成商按照業務類別進行劃分,包括核心業務、中間業務、渠道整合、電子銀行、監管系統、資産管理及運營管理等。當市場劃分的原則由規模大小轉變為業務類別時,足以證明市場“第一波”行情已經結束,“新的一波”行情正在開始。集成商原有的市場份額和業務優勢可能正在消失,新興的熱點可能會成長為新的市場優勢,新的市場格局將在新的市場份額劃分中形成,這種重新洗牌的過程對大家的機會幾乎是均等的。在目前的銀行IT集成市場上,没有因勢而變的決斷能力,没有扎實的銀行業務基礎,没有專業的IT技術修養,没有一支精幹務實的隊伍,没有一定的産品形態,没有相應的服務機制,甚至没有一定的市場應變和推介能力,僅靠“概念”和“關系”來影響客户的購買欲望,已經很難立足。
  數據倉庫相關技術市場將繼續紅火。目前的核心系統大多建在幾年前,主要用于後台業務的效率提高;數據大集中并没有,也不可能解決數據集中管制和信息的深層次加工、分析問題。新的外圍業務的開展和多種服務渠道功能整合,尤其是前、後台業務的整合,所帶來的數據的集中管理要求幾乎是無止境的,除亟需更換新的核心業務系統以外,還必須要進一步研究數據集中以後的各種技術問題和應用問題。銀行所需要的數據處理技術,不是單一地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目的,還必須涵蓋可以滿足日常聯機處理的要求,并能滿足從聯機事務處理、脱機批處理到統計分析和決策支持等方面的多分析要求。但是,不同類型的數據處理方式有不同的處理特點,以單一的數據組織方式建立的數據庫并不能反映出銀行數據處理工作中的差異,單一類型的數據庫已經滿足不了銀行數據處理多様性的要求。當然,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數據倉庫的建設上,也是不現實的。一方面,數據倉庫的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的螺旋式開發和改進過程;另一方面,數據倉庫是典型的應用驅動,也就是説,數據倉庫的建設是在管理目標和管理需求的驅動下,借助相關技術對數據進行的重新組織,最終的目的依然是應用。不管怎麼說,借助數據倉庫相關技術,在保存歷史明細數據、多維匯總信息和主題分析數據的同時,綜合對操作型數據的管理,進行全面規劃,在EAI(企業應用集成)基礎上,綜合EII(企業信息集成)等相關技術手段,建立全面的數據管制策略,才能滿足銀行管理目標的要求。以EII為基礎,綜合管理會計、風險計量、客户關系、平衡記分等理念和手段,建立適應銀行戰略定位和戰略調整的信息體系,是目前銀行科技體系建設的核心工作。不論各銀行所制定的具體應用規劃和建設目標存在怎樣的差異,它們在具體的數據倉庫技術應用上并無異議,新一波市場行情的興起無疑使這一概念的運用有了基礎技術的涵義。銀行只有在數據處理上建立自己的技術優勢,充分利用IT,對所掌握的大量客户數據、業務數據進行分析,才能發現最有價值的客户、産品及新的業務需求,才能對銀行的營銷及金融創新提供深度支持。
  銀行IT集成市場競争日益激烈
  有關資料分析,在過去的2004年、2005年,在銀行IT集成市場上,效益縮水幾乎成了普遍現象,實際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行業利潤水平急劇下滑。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規模效益减少。隨著銀行IT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大集中項目的完成,銀行IT系統建設的重點開始由基礎設施投資轉向應用建設,特別是一些本地化的特色應用。因此,項目專業化要求越來越明顯,IT建設呈現出分散化、多様化的新格局,作業規模的小型化、專業化也就成為必然。以往一份合同包括硬件、軟件、實施的報價約為幾千萬元,組織大隊人馬粗放經營的方式已經很少見了。項目小型化,業務量縮水,規模效益自然减少;需求滿足難度加大,作業成本加高,利潤率勢必低下。二是利潤構成發生較大變化。傳統的硬件利潤構成比例減少,軟件與服務利潤比例上升,利潤總量減少。目前銀行信息化的硬件投資比例已經相對減少,軟件和服務呈上升趨勢,尤其是服務投資,其增長比例還要高于軟件投資。善于從硬件中淘金的集成商遇到了難題,善于提供軟件與服務的集成商目前又尚在成長之中,新的利潤源正在培養期,增長比例的變换導致了利潤總量的減少。

Add new comment

Plain text

  • No HTML tags allowed.
  • Web page addresses and e-mail addresses turn into links automatically.
  • Lines and paragraphs break automatically.
CAPTCHA
情非得已,網路蟑螂橫行,必須確認您是友善的訪客,麻煩之處,尚請見諒
Fill in the bl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