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的成立並非偶然,早在幾年前就有此構想,當時筆者看到美日許多專門探討銀行IT的網站與出版物,無論市場情報,產業知識,案例經驗都可輕易取得,整個產業人士經由頻繁而廣泛的交流也形成經驗傳承優良環境.回顧台灣這方面的資訊就相當貧乏,筆者接觸一些所謂專業人士,只能敬佩他們"鐵杵磨成繡花針"精神毅力過人而已.整個產業圈子幾無技術經驗交流,因此發願有朝一日(臨退之時)要落實此想法.2005年夏天,某日筆者與A君閒聊之間談及此事,有感"與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當即著手進行,迄今不過短短半年,有此成績也令筆者初所未料及.
Comments
社長的話
最近有些議題陸續引起回應,這是好事,表示漸漸有些關注本站的同好已不甘心僅僅只做一個旁觀者,而願意開始做一個議論者,惟大部份的回應者仍不願意具名,這是美中不足之處.
註:本社保留對匿名意見的刪除權利,這是激發人性光明面的權宜之計,敬請見諒.
社長的話
近來有註冊級會員來函問為何無法進入尊榮級版面?在此本社要作一些說明.本社發表的文章可分類為普級,註冊級及尊榮級.大部份文章皆歸類於普級與註冊級,適合公開發表且不限對象.至於尊榮級版面由於偏向較深入的技術與觀念探討,目前將只針對專任作者及贊助者開放.一般會員將暫時不予開放,敬請見諒.
為配合社員們的彈性需求,尊榮級版面內容目前已逐步轉換
為配合社員們的彈性需求,尊榮級版面內容目前已逐步轉換,併入有價文件目錄
社員們可以依自身需求,彈性選擇付費下載,詳情請參考有價文件流通計畫
謝謝
社長的話
最近與多人談起本社目前的狀況,筆者都趁機邀請這些在個人專精的領域上有一定知名度人士發表一些個人看法,期盼引起一些話題增加業界人仕彼此交流機會.開始大都表示願意共襄盛舉,但是筆者左顧右盼,情況仍不如預期.經筆者個別詢問後,大都回應平日沒甚麼時間,即便假日有心動手,因為平日不習慣撰寫文章,看看總是不甚滿意,最後不了了之.其實這種情況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即使專業作家也有抓不到靈感的困窘.在此筆者要鼓勵大家,在本社發表文章,加註意見,分享消息,參加調查..其實很簡單,只要有心就好,而這個有心端賴你是否心誠意正,願意分享而已,沒有人會在意誰是誰,至少在開始的時候.
註:本社十分不歡迎亂填個人資料的人仕參加,請確認自己意願後再註冊社員
社長的話
本站參加者日增,為了維持本社一貫追求公開,透明,分享宗旨,自即日起無法滿足下列基本要求者,請勿註冊,就作一個旁觀者吧.
「姓名使用英文者,請於簡歷處填寫中文姓名,所提供之e-mail 信箱無能判斷您所屬機構,則請於簡歷欄說明」
大筆一揮足可振聾啟瞶...
親愛的社長
誠如您所說的"絕非偶然",在天時地利人和之下,TBiCS就成立了,只見您揮舞著鋒利的判官筆議論時政,時而豪邁時而悲憤,大筆一揮足可振聾啟瞶,台北的業界少了您一定寂寞很多。眼見2006年開春來到,還望您繼續粉墨豋場,帶領迷途的小羊尋找光明之地,多多利用您的寶刀褒貶台北金融系統,小弟向您OrZ!
本社新任中國地區代表
原中國地區代表孫向東先生自去年返台述職後,因無適合人選,該職務一直懸缺.新任代表(孫鐵德)學經歷豐富在台灣BankingIT界超過15年工作經驗,現因負責中國某大銀行新核心系統開發常駐中國.本社特別情商幫忙聯繫兩岸BankingIT交流工作.我們期望孫先生不斷地提供兩岸BankingIT市場動向資訊並發表個人的看法.
本站雖屬小眾市場,但仍將繼續堅持
本社因站長暑期赴加拿大進修一個月而暫停服務.許多認識我的朋友十分關心問我是否關閉網站?這些平常看不到是否上網的朋友(GUEST),可見還是非常關心本站的"生死存亡",在此深感歉意與感謝.本站因為目標明確-專力於金融系統相關.即使這個圈子專業而封閉,雖屬小眾市場,但本社仍將繼續堅持,期望有朝一日本社-不因規模大而偉大,反而是因為小而偉大,那才是站長與我共同的目標.是的,我們會繼續下去.
為核心銀行軟體業注入活水
親愛的社長大人
一晃2006年就過去了,小弟在2005年初見 貴網站驚為天人,曾有"大筆一揮足可振聾啟瞶"美譽,近來覺得社長大人的筆鋒揮灑的幅度日漸萎縮,小道八卦消息腥辣程度逐漸淡去,難道也是"謝修路線"搞和解? 為了拯救這個日漸萎靡的核心銀行軟體業,還望社長大人再起旋風,為核心銀行軟體業注入活水。
孤掌畢竟難鳴,拋磚還待引玉
這位匿名兄臺想必是本站的觀察家,愛深責切之情溢於言表
竊以為,一言堂不如百花齊放、書空咄咄不如眾口鑠金
也許,這圈內風雅人士雖多,惜言如玉潔身自愛者卻不少
要共鳴也得有反射點啊
從「達人」變成「答人」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此詩名為「答人」、作者唐代人、來歷無人知、於是有人去當面問他的姓名。他並不想回答、卻寫下了這首詩、因此名之「答人」。「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為了號召現代「達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為台灣BankingIT界開拓一個長久交流園地、筆者與站長(A君)、干違「是非皆因強出頭、煩惱皆由口中生」古訓、不惜舞文弄墨、野人獻曝一番、無非是希望拋磚引玉、吸引更多同好加入、無奈現代「達人」甘願效法古代「答人」、惜言如金、懷壁自珍。偶有插花者、亦自甘匿名、致令本社好似「一言堂」、現代「達人」個性還真像古代「答人」、只是「境界」沒那麼高。
BankingIT的銀色商機
日本是全世界全「人口平均年齡」最高的國家(43)、根據一份調查、日本人退休之後最想做的事情:(1)去遊行、(2)玩股票、(3)買電腦是前3名。這些事情都跟原先工作都沒有關聯、所以沒辦法將過去珍貴經驗換取報酬、另外一方面也僅著眼消磨時間很容易無聊死。依據本人觀察、在台灣、從事BankingIT的人、退休之後最想兼個顧問、有些熟識同行也不只一次向本人表達希望退休之後能兼個顧問、聊天、捉刀、仲介、喬事等等皆可。型式上、不再追求加官晉爵、實質上、只是在乎輕鬆交流。回顧本社成立、迄今已滿2年、規模漸具目標理想也依當初理想邁進、今後的工作除了繼續追求「華文第一金融系統講談社群」目標外、也開始要為奉獻本社的社員創造更多的機會。今年下半年本社將以「如何實現BankingIT的銀色商機?」為主要目標。
「成長之路更是崎嶇」
本社迄今註冊社員已近700人。從這些願意表白身份的社員中,我們發現了不少能人、高人,譬如說方法論、資料庫、市場情報等等。由於社員回饋機制已建制妥善(參考 作者酬謝計畫),本社將發出邀請函、敦請這些能人、高人擔任主筆,並為其開闢專欄。希望藉著諸位的專精,強化本社的專業性,使能朝向「華文第一金融系統講談社群」終極目標繼續邁進。雖說「創業惟艱、守成不易」、但是本人認為「成長之路更是崎嶇」,稍一懈怠、則「前功盡棄」。期待與諸位有「心」人、有「緣」人,共同繼續成長。
展望2008
有iThome(1/24)記者問我為什麼用FIN這個筆名?我告訴她這是我服務過、覺得對我將近30年Core Banking System的生捱中、對我最具影響的3家公司名稱(NEC,Fujitsu,IBM)各取第一字母組成。依時間順序原應是NFI、但是為何取FIN?我告訴她FIN還有另一層意義、它類似Orz都企圖以字形表現人的性格特質。首先、我認為Fujitsu(Japan)豐富了我的腦袋、IBM(Taiwan)餵飽了我的肚子、NEC(Taiwan)啟蒙了我的基礎、三家公司中IBM我待了超過15年、比前2者合計還長、驗證了肚子還是比腦袋重要、對多數人還是千古不變的真理(MARSLOW’S “HIERARCHY OF NEED” THEORY)。當2005年中當我還在考慮要不要接受HP的優厚待遇時、一席與A君的談話、讓我打消了拼經濟的企圖心、選擇了留在熟悉且安逸的舊環境、把時間奉獻給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如此匆匆也經過了2年6個月。由於過去的一年(2007)我並未歸屬金融事業單位而是隸屬生技事業單位、在不熟悉與無合適工作的情況下、最後(2008/1)被迫選擇了離開IBM、決定開啟人生另一波事業-那就是把更多的時間奉獻給「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展望2008、本社將以出版「分行事務管理」一書作為開始,往後也將以出版與顧問為主要擴展方針、相信在不久之後兩岸之間就可以看到我們的努力。
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要從SIT做起
SIT代表Service IT、ITS代表IT Service、前者Service是動詞、後者Service是名詞、IT是服務業、當然對客戶而言「動詞」比「名詞」具體。。ITS是從IT思考Service、想做的能做的通通侷限於IT、反之、SIT是從Service思考IT、想做的能做的不會僅自限於IT。ITS最終交給客戶的僅僅IT、SIT企圖交給客戶的是Solution。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想告訴客戶的是、到達IT終點前、路途之中有何驚險歷程、又有何可取之處?當全世界最大的IT公司IBM、告訴他的客戶他擁有最好的ITS團隊、此時、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卻從SIT思考、企圖吸引更多的一流IT人員、告訴他們、早該忘了IT。
「以人才為本」、「以關係為用」
現在的就業市場講究的是個人專業能力,特別是綜合型的專業能力。以BankingIT產業來說,最迫切需求的是綜合兼具「技術」「作業」「業務」三者能力的人才,市場說的「人才嚴重不足」指的是這種人,而非單一的「技術」或「作業」或「業務」人才,那叫「人力嚴重不足」非「人才嚴重不足」。但是好的人才因為養成不易,自然稀少,加上專業人才忙於工作,少有曝光機會,並疏於經營關係,總以為自己是千里馬,總有一天會遇到伯樂,殊不知真正的伯樂更少,兩者能碰在一起,機會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創設迄今已超過三年,當初的構想目的之一就是要發掘「人才」並提供「關係」給自信是「千里馬」與「伯樂」的人。如今隨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社員日益增加,聲譽日隆,即將真正達到「以人才為本」、「以關係為用」最低門檻,這是最值得高興的地方,希望與諸位社員繼續努力。
有錢的「伯樂」+有價值的「千里馬」=完美組合,但是...
社長所言甚是!但實務上還真的是填飽肚子比較重要,所以小弟經常碰到的問題是:
1.Contractor免談,等到有正式職缺再來談吧!
2.先情義相挺,事成後再作回饋,但得要先有「情義」,而且還要有把握會「事成」!
3.先作contractor,等有正式職缺後再轉正式員工,但~不保證...這樣也很難談下去啦!
4.公司無法在「事成」前付$$給獨立顧問,可是又需要這個獨立顧問!唉~
......
雖想當「伯樂」,但還真難哩!
自信與行動力
金融風暴,景氣看壞,影響所及的BankingIT產業未來看法悲觀,可以預測年紀50上下的非主管技術人員必然將遭到裁員命運,這情況同日本金融泡沫時(1997),那些累積數十年經驗(2、3代連線)的技術人員提早退休的情況想必即將發生在台灣。我認識相當多這種情況的日本人,以今日回頭檢視這些人,當年如果遭到一夕之間喪失穩定(雖然乏味)工作(但高收入)的人,如果就此擺脫工作全力發展興趣(有位鳩山先生現在已是攝影大師),那也是幸福人生。另外一些知道如何將自己技術能力轉型成知識能力的人現在是CEO的人也大有人在。問題不在外部環境,而是自信與行動力。最近我接觸一些SI公司的經營者,趁此不良時機反而激發他們開始想做一些和以往不同的商業模式,但是面臨的問題反而是到哪裡找這些"真正"的人才,以及不曉得這種人願意屈就?以我的觀點,如果妳找的是一個公司和職位,那情況將每況愈下,但是反之,如果你找的是價值的工作(前提是有興趣與熱情)那麼來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吧,機會還多的是。
專業不表示僅是專才
BankingIT是專業,但專業不表示應自詡為專才而已。相反的,專業反而是需要廣泛吸收相關知識的通才。現在的BankingIT公司經營情況普遍處於困境,比如規模、競爭、薄利、風險等,說實在的並不好經營,根本解決之道我認為惟有依賴優秀的人才。我所謂優秀的人才,指的是專業的通才,優秀的專才當然重要,但充其量僅能說是好用的資源,同時這些專才也要依賴專業人才(通才)才知道怎麼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在目前的經營環境下,SI公司很難花錢、花時間、也沒有環境培育專業通才,因此這種人唯有依賴自己願意長期的投資自己,而且需要有一個共同的舞台(台北金融系統論壇社),來聚集同好,彼此切磋,才有可能擴大視野、增廣見聞,創造商機。要讓BankingIT這個工作有趣而且有意義,絕對不是閉門造車,孤芳自賞,而是要讓這個產業、市場認識你,知道你的努力,其價值之所在。
小公司,大機會
我有一些自己當老闆且相當成功的朋友,當初創業都有相同的時機,那就是-都是在非常不景氣的時候。問他們為什摩選擇在大家都想保住飯碗的時候,卻跟別人做不一樣的事?答案通常是-在生意不好的情況下,自己創樣,老闆比較不會介意,另一方面,不景氣的情況下,客戶比較會精算成本效益,錢都要花在刀口上,所以以較願意給小而美的公司機會,景氣好的時候,反而小公司不易生存。這些朋友現在都非常成功,幾年前就已經開始在享受甜蜜的果實。最近他們問我對這波的不景氣有沒有什麼計劃?我告訴他們明年我打算擴張教育與人力派遣工作,當然是專注於BankingIT產業,否則這兩樣工作,早已是成熟產業,哪有什麼商機,但是專業化以後,就等於注入創意,商機似乎就可以期待了。這些朋友都相當同意我的看法,但也沒給我什麼意見,我想是因為,任何的機會與把握機會的能力,每個都不會完全相同,大原則雖可參考,卻要會視情況靈活運用,我想朋友也是抱持這樣的想法,所以沒有給我太多的意見。我想成功的人,對自己都有相當的自信與看法,但也不輕易給別人太多的意見,因為他們相信-真正的答案應該是自己去尋求才對-以此與社員們共勉。
回顧2009
回顧2009,BankingIT在台灣是艱苦的一年,2家創業超過10年的金融系統專業IT公司結束營業,倖存的也都大幅縮編人力,從業人員換工作不是因為薪水增加職位高升,大多是混一碗飯吃,有些企圖心較強的,寧願拋家棄子,單身遠赴中國,企圖在這個人人看好,發展快速的國家,冀望東山再起,另起事業高峰,無奈結果仍是一樣,多數的消息傳回的還是某某已離開某家公司,少聞有那位加官晉爵。少數有遠見的人選擇離開了這個產業,認識的幾個原先在IT產業有頭有臉的人物,有的去信義房屋,有的去永慶房屋,更多我以前的同事,整團團進特力屋。說來奇怪,2009年最火紅的公司,公司名字尾巴都帶個"屋"字,難怪最近有個S先生,雖然在IT產業打滾20年,過去每次聽說離開IT,最後還是再進入IT,這次雖然即將第ˋ4度進入同一家IT公司,上週也問我上閣屋這家公司怎麼樣?我告訴他,上閣屋還不如陶板屋,但是如果可能的話最好的是月桃屋,因為這家公司與BankingIT 算沾的上邊。
即便如此,IT仍是仍是影響人類社會生活中最密切的產業,BankingIT 則是IT產業其中重要產業之ㄧ,這個產業
仍然還在不斷成長,仍然需要更多的創意注入,因此從業人員只會增加不會減少。BankingIT對新加入者不會是問題,問題只會發生在陶醉於過去光輝日子,不知求新求變,只是拘泥過去形式,不知用現代觀點去思考IT的新型態的人,即會陷入上述錯誤描述的情境。日前站長告訴我,當年他第一次用Yahoo覺的是很棒的工具,後來Google出現了,他就沒用過Yahoo,如果今天Facebook上市,他一定會立刻賣掉Google的股票,改買這家公司的股票。BankingIT產業,目前最需要的是具備這種觸覺與嗅覺的從業人員。這種人應該鼓勵他(她)們,可以以最自在的方法,提供不受拘束的想法,帶給這個老舊產業,源源不斷的活力。
工作與人生
A君告訴我他的人生沒有"退休"這個字,他不只一次告訴我他最嚮往的生活是-一直到"動不了"之前都能神采奕奕的高談闊論他最"迷戀和擅長之事",而這就是他所謂的"工作"。因此他的"工作與人生"是不可能分離的,他經常告訴我他的時間總是不夠,要做的事又那麼多,所以他的生活當中沒有"無聊"、"不知道要幹什麼"、"串門子"、等等這些事。相對於A君,一般人(包括在下)開始"上班"後,就開始幻想"退休"後如何"享受人生",但是真正離開職場後,又懷念過去"上班"(註)的日子,對此,他的觀念是-離開一個工作,不是你不喜歡這個工作,就是別人認為你不合適這個工作,這時就應離開,多呆一分鐘就是浪費生命,心中不捨與懊惱更是愚不可及。A君不隨便開口,謹守當所謂"真理是愈辯愈明"時,閉目沉思才是"通往智慧之門唯一之道"、也不隨便給別人答案,除非你的神情是"充滿疑惑"而非"魯莽自大"、當別人希望給個建議,通常他的回答都是-你自己去想吧。 然而,這樣的A君卻把很多時間給了台北金融論壇社,有時我不禁懷疑,A君如此賣力,到底要証明什麼?是要在這個圈子找到同好?還是覺得這個圈子的人有慧根?值得全心投入?老實說,迄今我還挺懷疑的。
後記 A君是本社創辦人兼站長,本社創意皆源自其構想。
註: 《加事伯「工作」和「上班」準則》
回顧2010
2010的台灣金融業,唯一的目標(工作)好像只有到中國設分行這件事,其他就好像沒甚麼事可以提。在這年關將近的時候,翻開近日的財金報紙,最多的版面都被某家銀行在上海、某家銀行在蘇州的分行開幕新聞佔據。當七十高齡(但保養良好,看起來像五十)的C銀行董事長,帶領全行一級主管(可用傾巢而出形容)在崑山的分行開幕式上,興奮的宣示將來在中國的"支行"數將超過在台灣的"分行"數,反映在股票市場的價格(非價值)終於一吐多年的怨氣,把老是排行老三的地位一舉扭轉過來。當然,最高興的莫過那些當初民營化拿股票結算年資的員工,10幾年下來,眼看當初從牛肉麵股變成水餃股的椎心之痛,現在總算有些起色快要可以吃得起一碗陽春麵了。大部份的人希望再加把勁,早日還我河山拿回本錢就好,至於賺錢?想都不敢想,因為早被嚇破膽了。篤信”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的H君勸我不妨逢高出清一些金融股,除了反向操作的手法外,另一個理由是-他認為金融業沒有小而美的講法,規模愈大越好,不看好的理由是台灣沒有真正的大銀行。這講法令我異想天開,覺得這正是應該轉進小型銀行股的大好時機,愈早看清事時願早嫁入豪門的愈是我愈優先的投資標的。最後,市場大概也只能剩3-4個抵死不從的貞潔烈婦,能夠頑強的抵抗來自對岸的豪門巨賈的霸凌。2010年的銀行IT部門,長期的粗茶淡飯過日子早已習慣,該做的事才有錢花,就像到對岸創業打拼這件事,雖說短期該有的行頭不能省,但也不能亂花錢。至於長期規劃?挺花錢的、也沒把握說的理直氣壯,大抵還是採取保守策略,一步一腳印,畢竟小心還是駛得萬年船。最後,2010年的銀行 IT業者,靠祖產收租的日子還算好,有活可幹賺點蠅頭小利的次之,最慘的是那些規模相近個體戶的、到處打零工有一餐沒一餐的,最後撐不住,關門大吉的家數、紀錄也創歷史新高。有些外表較好看的,體健貌美者(但是否全身都是慢性病,誰也不知),道也吸引了些登門提親的(大都來自對岸)、但是不多,大都口頭說說而已,沒聽說有幾個是真心真意的,倒是有聽說幾個本土真的想結為秦晉之好,但小心近親繁殖的後果,將來恐一代不如一代,結婚這檔事,還是事先先做好健康檢察才好。以上是2010年台灣Banking IT的狀況。
喂
社長,記得我嗎?臨陣脫逃的投機份子,看到您寫的名人堂,那幾位真是當之無愧。
鳥彭,
邁入2013
連續2年中斷了做為社長每年應該做的事,那就是-每年應該針對這個論壇關注項目發表年終意見。歸納中斷的原因不外個人怠惰、失去靈感,更重要的是近年台灣BankingIT市況如一攤死水、乏善可陳。偶有某一銀行狠下決心更換核心系統,出發點可能有宏觀理想,但現實郁於技術、經驗、經費等原因,轟轟烈烈起始,妥協折衷了事,成果並不如原先預期-這點從銀行內部使用者與外部客戶沒有多大感覺看出,更引不起同業關注(同業IT競爭效果)進而跟進蔚為風潮、改變了整個社會、經濟、生活風貌。偶有廠商提出的新技術應用(SOA、雲端、BIG DATA..)、也因經費與效果的質疑都僅談談而已、理解了事。
分析情勢為何如此原因諸多,首先要指責政府這個帶頭大哥近10年來沒有提出甚麼政策與推動,這就像30年前,如果政府沒有推動金融自動化就沒有台灣資策會的UCP(連線控制平台)開發,更不會誘發一股從-銀行到農漁會一波10年的自動化作業投資風潮,最終成就20年前台灣BankingIT百家爭鳴盛況。接著要指責的對象應該是IT廠商、特別是IBM,超過台灣五成的市占率竟然沒有核心系統SOLUTION,也沒累積高端支援技術,碰到問題從過去找日本支援到近年轉為找中國支援可見一般。核心系統SOLUTION也從過去引進CAP生根到如今陷入面對客戶提不出自己的SOLUTION的窘境。據我看這樣情況繼續下去早晚會變成只賣設備(DEVICE)的經銷商(OFFICE)。最後銀行自身的問題也不少,累積30年的系統包袱,受限銀行規模太小花不起大錢整修、IT主管每日忙進忙出沒時間計畫做大事也沒什麼機會進修、銀行獲利不豐費用能省則省導致系統日趨老舊堪用就好。以上等等、其他原因尚多,皆是導致這個產業近年被形容成-似一攤死水的原因。
2012即將過去,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期待邁入2013年,一是政府帶頭大哥振作些提出想法做為,二是真正有實力 (以SOLUTION為導向,同時具IT INFRASTRUCTURE建設力) 的IT大廠青睞台灣未來發展進而投資台灣, 三是銀行間積極合併擴大規模與競爭力,間接帶來BankingIT市場商機與活力。希望三個期望都能成真,或能再掀起台灣BankingIT下一個10年的新浪潮。
Add new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