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here

銀行的戰略

大約10餘年前,我服務的I公司大力的在推展Relationship Banking的概念,從字面的意義任何人都可以依其理解力體會到要告訴銀行什麼?當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啟發客戶誘導銀行在IT上面多作一些投資。

當時從美國總部也來了一位這方面的專家,名字記得是叫Allen?這位阿倫先生口沫橫飛的解釋了何謂Relationship Banking,同時也傳授了些所謂的”教戰守則”,讓大夥兒在客戶面前表現的更像所謂的專家,當時在下掛了個頭銜擔任所謂的GCG Core Banking Principal,意思有點是扮演類似”說客”(說服客人)的角色。聽阿倫先生的演講的人擠滿了一間不算小的會議室,各事業處的負責人也都來了,台上台下問題你來我往互動好不熱烈,我因為英文不好,一方面藏拙,另方面因為怕我的問題引起公憤,所以當場也沒提出。但是事後我與阿倫在喝咖啡輕鬆聊天時,還是忍不住提出了我的看法,我直接告訴他所謂的”Relationship Banking”並非是大銀行的”戰略”,反而是小銀行,在”商品與規模”無法與大銀行競爭的情況下,適合小規模銀行去奮力的一種”戰術”(生存之道),因此這種的”戰略”,對向來專注大銀行客戶業務的我們毫無幫助。阿倫先生表情嚴肅,但並未表現不悅,我當時還擔心破壞了關係,將來不好做事,然而畢竟是年高德邵,也能夠理解我的看法,後來我們的關係還維持的不錯。我在2006年引進日本NEFSS的時候(最後以失敗收場),他還來台灣開會視察,幫我說了不少話。

昨日過去的同事R君問我,對最近國銀登陸的海外分行系統的戰略有何看法?我告訴他單純就”海外分行系統”這個名詞,就表示這是銀行短期的”戰術”。長期的”戰略”應該是銀行把兩岸視為同一個市場,撇開金融法律與監理問題,對客戶與商品服務視為一體,IT在這樣的情況下的考慮。問題是這是個複雜的問題,沒有環境與執行的壓力,IT負責人很難去構想,但是我認為進展將會很快,負責IT戰略的人還是及早要準備較好。R君拿了一張調查表給我,有的銀行是把對岸的系統當做”現有系統的擴張”,有的銀行是把對岸的系統單純的當作一個”海外分行系統”。看完後我告訴R君,前者層次比較會觸及”戰略”,至於後者則比較會觸及”戰術”。”戰略”與”戰術”都是在解決問題,從那張表列舉出的銀行的決定,大致可以看出主事者的”想法”與”個性”。

後記:有些名詞看似輝煌、其實沒什麼內涵。相反的,含意深遠的事,往往被輕鬆名詞掩過。

Comments

請問彰銀、土銀、合庫、一銀各採取的策略如何?

F I N's picture

你指的是這4家登陸中國設分行的系統策略嗎?我所知有限,如果不足或有誤,請不吝補正。
1.彰銀(CSF/UNISYS/TAIWAN) 土銀(T24/TEMENOS/SWISS) 合庫(CBOD/IBM/CHINA) 一銀(CBOD/IBM/CHINA) *註
2.彰銀(系統在台灣/端末在中國) 土銀(不詳) 合庫(系統在台灣/端末在中國) 一銀(系統在中國/端末在中國)
註: (產品名/公司名/開發國家名)

據在下所知,似乎彰銀的系統和端末都應該在崑山才是,這個部份好像沒有和他們其他海外分行一樣做集中化,所以應該不在臺灣。
土銀與合庫的方式相同,而一銀因為是向IBM承租系統(共用中心),因此一定是落在中國的。

我所認識的CIO,最忙的事是經常開會解決眼前火燒屁股問題,偶爾閑的時候就是找人聊天緩和情緒,午晚餐廠商總是邀約不斷很難拒絕,經常到國外參訪進修兼度假,有時還要參加各類論壇講演露臉打知名度,每天還要小心提防招小人暗算,時時刻刻要擔心與上面的關係有無交惡,回家後睡覺前還要煩惱哪天職務不保何去何從。1天24小時,除了睡覺之外,事情那麼多,哪有時間思考所謂的"戰略"?能夠把"戰術"包裝成"戰略"已屬出類拔萃,您也要求太多了吧?

Add new comment

Plain text

  • No HTML tags allowed.
  • Web page addresses and e-mail addresses turn into links automatically.
  • Lines and paragraphs break automatically.
CAPTCHA
情非得已,網路蟑螂橫行,必須確認您是友善的訪客,麻煩之處,尚請見諒
Fill in the blank.